Year: 2009
CAM-Net Digest, Vol. 6 (2009), Iss. 8 : p. 4
Abstract
1968年12月5日凌晨,一架从兰州飞来的飞机在首都机场徐徐降落,在离地面还有400多米的时候,飞机突然失去了平衡,偏离开降落的跑道,歪歪斜斜地向1公里以外的玉米地里一头扎了下去,紧接着火焰冲天窜起……
在清理飞机遗骸时,当辨认出郭永怀的遗体时,他身上的那件夹克服已烧焦了大半。他和警卫员牟方东紧紧地拥抱在一起,当人们费力地将他俩分开时,才发现郭永怀的那只装有绝密氢弹实验数据的公文包安然无损地夹在他们身体之间。
需要什么样的责任心,才能在短短几秒钟内作出这样的义举?
郭永怀年表:夫人李佩,独女郭芹
1909年4月4日出生于山东省荣成县。
1935年北京大学物理系毕业,
1940年赴加拿大多伦多大学留学,
1941年美国CalTech留学,
1945年获博士学位。
1946年起在美国康乃尔大学任副教授、教授,
1956年10月回国后任中国科学院力学研究所副所长。
1957年聘为中国科学院数学物理学化学部学部委员(院士)。
1960年5月调任二机部,搞原子弹、氢弹的研制。
1968年12月5日殉国。
1985年补授国家科学技术进步奖特等奖。
1999年补授 “两弹一星功勋奖章”。
2009年4月4日是先生百年冥诞,又是清明节,在公众冷漠中我不够资格说,但我想说:
郭永怀院士,中华民族将永远怀念您!您永远是我们大小海归学习的榜样
You do not have full access to this article.
Already a Subscriber? Sign in as an individual or via your institution
Journal Article Details
Publisher Name: Global Science Press
Language: Chinese
DOI: https://doi.org/2009-CAM-17155
CAM-Net Digest, Vol. 6 (2009), Iss. 8 : p. 4
Published online: 2009-01
AMS Subject Headings: Global Science Press
Copyright: COPYRIGHT: © Global Science Press
Pag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