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CAM-8-6, author = {}, title = {国产超级计算机年底将全部使用“中国芯”}, journal = {CAM-Net Digest}, year = {2011}, volume = {8}, number = {6}, pages = {5--5}, abstract = {

作者:操秀英
“按照‘核心电子器件、高端通用芯片和基础软件产品’重大专项的部署,国产超级计算机今年底将全部使用‘中国芯’。”全国人大代表、龙芯首席设计师胡伟武今天向科技日报透露。

胡伟武表示,中科院首台完全使用国产芯片的超级计算机将于今年夏天完成装机,装备“龙芯3号”系列芯片,这种高性能芯片某些指标高于国外芯片。例如一台曙光千万亿次超级计算机,使用英特尔的CPU可能需要近2万颗芯片,用自主研发的CPU则不到1万颗。

据介绍,目前国内主要有3家单位研制超级计算机,即中科院支持的曙光系列、江南计算所的神威系列以及国防科技大学的银河系列。“到今年年底,3家都将全部安装各自研发的CPU,而过去一直都在使用国外芯片,或者只有一小部分CPU是自主研发的。”胡伟武说。

超级计算机又称高性能计算机,当前运算速度最快的大容量大型计算机运算能力相当于17.5万台笔记本电脑。因可以迅速模拟复杂程序,所以能在基因测序、核爆试验、石油勘探等众多领域大显身手。而CPU是电脑的核心部件,被称为“计算机的心脏”。长期以来,超级计算机最大的难点就是制造“超高性能CPU”。

“CPU和基础软件事关国家安全和产业发展,过去整个信息产业都是建立在国外技术平台上,就相当于一个国家的工业完全依赖其他国的钢铁和石油。”胡伟武强调,“因此国家设立‘核高基’重大专项,就是要做自己的‘英特尔’和‘微软’。”

此前,由国防科技大学与天津滨海新区共同研发的“天河一号”超级计算机系统已经完成二期工程。与一期工程相比,不仅运算速度有了大幅提升,而且采用了2048颗国防科大在“核高基”支持下自主研发的“飞腾-1000”中央处理器,实现关键部件国产化。

}, issn = {}, doi = {https://doi.org/2011-CAM-16209}, url = {https://global-sci.com/article/77848/%E5%9B%BD%E4%BA%A7%E8%B6%85%E7%BA%A7%E8%AE%A1%E7%AE%97%E6%9C%BA%E5%B9%B4%E5%BA%95%E5%B0%86%E5%85%A8%E9%83%A8%E4%BD%BF%E7%94%A8%E2%80%9C%E4%B8%AD%E5%9B%BD%E8%8A%AF%E2%80%9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