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CAM-7-14, author = {}, title = {马志明院士:我们距离数学强国还有差距}, journal = {CAM-Net Digest}, year = {2010}, volume = {7}, number = {14}, pages = {3--3}, abstract = {

“日本数学会的《数学通讯》杂志邀请我撰稿介绍中国数学发展状况,在给我的邀请邮件里,他们说‘中国数学近年来发展迅速,并在国际上产生强烈影响’,这说明我们的研究水平得到了国际上的认可。”在“数学天元基金”成立20周年座谈会上,著名数学家、中科院院士马志明和同行们分享了这一经历。
1988年8月,在“21世纪中国数学展望学术讨论会”上,包括陈省身在内的老一辈数学家们提出“中国数学要在21世纪率先赶上世界先进水平”。随后,为支持数学家实现这一远大理想,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批准了为数学设专款的报告,“数学天元基金”由此诞生。国务院领导明确提出专款的经费使用由数学家支配,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负责管理。“数学天元基金”的设立,团结和激励了一大批中国数学家,促进了中国数学的发展。
20余年再回首,马志明毫不掩饰作为中国数学家的自信:“中国数学在国际数学界的影响越来越大,我们正在走向世界!” 
马志明2006年当选为新一届国际数学联盟执委会副主席。这是中国数学家首次在该组织担任这一职务。在马志明看来:“最根本的原因是中国数学界强大了,是一支值得重视的力量,是应该听的声音。”
这不是冠冕堂皇的场面话。曾担任过中国数学会第八届理事长,而现在又担任中国数学会第十届理事长的马志明切身感受到中国数学的成长和变化:“环顾全球,在所有的国际数学科学及相关领域的学术会议上都有中国数学家(包括海外华人华裔)的声音,在国际数学科学及相关领域的杂志上都有中国数学家的文章,中国数学家在国际上出版了许多学术专著,以中国数学家命名的定理和方法也已不再是个案,不少中国数学家被邀请在国际学术刊物担任编委,在国际学术组织里担任职务等等。”
两年前,在为日本《数学通讯》撰写的文章中,马志明以自己熟知的概率论和随机分析领域为例介绍说:“我为我的同事,如严加安、陈木法、彭实戈等而自豪,他们为概率论和随机分析的发展作出了贡献,毫无疑问他们是国际学术界世界知名的概率学家。”
而今,马志明引以为荣的同事又有了可喜的成绩——彭实戈应邀在今年的国际数学家大会上作了1个小时的邀请报告,陈木法在今年被选为发展中国家科学院院士,严加安在今年被选为数理统计学会会士。
对于这些成绩,“数学天元基金”被认为功不可没。“‘数学天元基金’在鼓舞士气、改善研究条件和环境、凝聚数学家的智慧、促进人才培养等方面确实起到了独特的作用。”马志明说,“数学家确定了一个可望达到的宏伟目标,而且得到国家的支持和认同,这振奋了一代数学人的士气。”
谈到“数学天元基金”的资助,他印象最深的是基金支持他的第一台电脑。“上世纪90年代初,国外开始用计算机来做科研,国内还很少,个人基本买不起”,于是,“数学天元基金”决定为承担重点研究任务的数学家配备计算机和打印机。从1992年7月起,两年内有300名左右数学家得到资助。
今天看来极其平常的工具,在当时几乎可以说具有革命性的意义,彻底改变了他们的研究手段。
“现在我们的科研经费、科研环境、科研人员的生活条件都比以前提高了,我国的数学发展势头非常好,但科研环境还有不尽如人意的地方,突出问题是浮躁,主要表现为急功近利和不恰当的评价体系。”马志明话锋一转,“我们必须清醒地认识到,我们距离数学强国还有差距。”马志明认为,最主要的差距,是我们缺乏引领国际数学研究方向的学术领军人物,缺乏大师级数学家;具有特色的中国学派在国际上的影响还不是很强。
“基础研究具有厚积薄发的特点,进展往往难以预测,需要在宽松环境下长期积累才能取得突破我们必须尊重科学规律,摒弃急功近利的思想和浮躁的情绪,淡泊明志,潜心做好数学科研和人才培养。”马志明说。

}, issn = {}, doi = {https://doi.org/2010-CAM-16646}, url = {https://global-sci.com/article/78188/%E9%A9%AC%E5%BF%97%E6%98%8E%E9%99%A2%E5%A3%AB%EF%BC%9A%E6%88%91%E4%BB%AC%E8%B7%9D%E7%A6%BB%E6%95%B0%E5%AD%A6%E5%BC%BA%E5%9B%BD%E8%BF%98%E6%9C%89%E5%B7%AE%E8%B7%9D}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