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CAM-5-16, author = {}, title = {《自然》出专辑全景式 扫描中国科学多极时代}, journal = {CAM-Net Digest}, year = {2008}, volume = {5}, number = {16}, pages = {4--4}, abstract = {
7月24日出版的国际著名学术杂志《自然》(Nature)以中国国家体育场——“鸟巢”为封面,并同期刊发了专辑——《中国》。专辑题图为一条腾飞的火红巨龙,内容分社论、新闻、评论等8个栏目共16篇文章,涉及中国的经济、科技、环境、人口政策等多个方面,对中国进行了一次全景式扫描。
专辑刊发社论——《中国的挑战》。社论认为,中国的发展举世瞩目,但是在耀眼数据的背后,现实更为复杂。在专辑中,有多篇文章涉及到中国科学的发展状况。
一篇名为《科学巨头的终结》的文章认为,中国不太可能成为继美国之后另一个科学霸主。文章说,从大约1735年开始至今,法国、德国、英国、美国依次更替成为世界科学的领导者。每一次,科学巨头都是伴随着经济的极度繁盛而产生的。当这些巨头的经济相对于世界其他地方呈下降趋势时,它们的科学系统便开始衰落。
目前,美国经济的相对衰退推动了其他地方科学的加强。中国已经成长为一支重要的科学力量。中国每年的论文发表量和博士学位授予量都位居前列,近年来越来越多的海外华人学者回到中国,为中国的科学贡献着自己的力量。但是,与19世纪不同的是,在刚过去的几十年中,世界经济、资金方式、通信、组织结构及专业化等都发生了根本性的变化,这意味着美国并不会简单地甘心将科学王冠让给可能的继承者,比如中国。更可能的情况是,正在孕育中的世界多极经济将孕育出多极科学中心——美国、印度、日本、中国、俄罗斯以及欧盟。
作者最后总结说,总而言之,我们不太可能在法国、德国、英国及美国之后见证另一个无敌科学巨头的出现。美国很可能将是最后一个科学巨头,美国科学霸主时代的结束可能也是科学巨头时代的终结。
在另一篇名为《中国——伟大的竞争者》的新闻特写中,作者提到,自从1978年实行改革开放政策以来,中国经济得到了飞速发展,数千万人因此摆脱了贫困。在过去的20年间,中国在科学研究上的投入每年以近20%的速度递增,从1991年的75亿美元飙升到2006年的接近900亿美元。但是基础研究的份额只占全部研究投入的5%,远远低于发达国家的20%。不过中国已经意识到这一点,正在积极推动基础研究和本土创新。
中国学生获得科学和工程类学位的数量也在逐年递增,从1995年的11.5万攀爬
到2004年的67.2万,超过了美国和日本。2007年,美国14.2万个获得博士学位外籍学生中有3.2万个是中国人,仅次于印度排在第二。
此外,专辑还邀请了众多科学家评论中国的研究和创新情况。美国纽约州立大学的科学社会学家曹聪说,在中国大约120万留学者中间,仅有1/4回到了中国。这给中国造成了严重的人才流失,而那些没有回来的正是中国最需要的人才。在分析造成这种局面的原因时,他指出,“海归”人才建立实验室、组成团队、招收学生及申请研究资金需要花费很长的时间。他们还需要调整适应国内不同的研究环境以及在国外不可想象的众多社会活动。他们要冒无法“生存”的风险,因为他们不清楚中国的游戏规则,在需要帮助时无人可求。总之,回到中国工作代价是高昂的。一些著名的科学家表达了永久回到中国的愿望,并证明了在中国也能作一流的科学。不过这要取决于中国能否提供帮助他们发展的科研环境。
}, issn = {}, doi = {https://doi.org/2008-CAM-17324}, url = {https://global-sci.com/article/78667/%E3%80%8A%E8%87%AA%E7%84%B6%E3%80%8B%E5%87%BA%E4%B8%93%E8%BE%91%E5%85%A8%E6%99%AF%E5%BC%8F%20%E6%89%AB%E6%8F%8F%E4%B8%AD%E5%9B%BD%E7%A7%91%E5%AD%A6%E5%A4%9A%E6%9E%81%E6%97%B6%E4%BB%A3}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