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ticle{CAM-5-25, author = {}, title = {百年后科学家证明爱因斯坦质能方程正确}, journal = {CAM-Net Digest}, year = {2008}, volume = {5}, number = {25}, pages = {4--4}, abstract = {
据美国物理学家组织网报道,虽然历时100多年时间,但爱因斯坦的著名质能方程式E=mc2最终得以确证,这要归功于法国、德国和匈牙利物理学家的共同努力。
利用世界上一些计算能力最为强大的超级计算机,一个由法国理论物理中心的劳伦·勒鲁奇(Laurent Lellouch)领导的智囊团估算出了质子、中子及原子核中粒子的质量。根据传统的粒子物理学模型,质子和中子由更小的被称之为“夸克”的粒子构成,夸克则受胶子束缚。
但令科学家不解的是,胶子的质量为零,夸克的质量也只占5%,那剩下的95%哪去了呢?根据美国《科学》杂志20日刊登的一项研究,另外的95%来源于夸克和胶子的移动以及相互作用。
换句话说,能量和质量是可以相互转换的,这也正是爱因斯坦在1905年提出的狭义相对论所持的观点。
根据爱因斯坦的方程式e=mc2,质量能够转换成能量,能量也能转换成质量。通过这个公式,人们可以计算一定量的质量被转化为能量过程中所释放的能量。迄今为止,e=mc2已被多次使用,最著名的应用当属为制造原子弹提供理论基础。但在亚原子粒子层面或者在量子色动力学诠释e=mc2却遭遇可怕困难。法国国家科学研究中心在一份新闻稿中骄傲地宣布:“在此之前,这仍旧是一个假设。现在,这个假设终于首次得到证实。”除了验证爱因斯坦的质能方程式外,科学家此次计算还包括“将空间和时间假设为一个四维晶体点阵的一部分,不连续的点在这个水晶方格纵横分布”。
}, issn = {}, doi = {https://doi.org/2008-CAM-17241}, url = {https://global-sci.com/article/78749/%E7%99%BE%E5%B9%B4%E5%90%8E%E7%A7%91%E5%AD%A6%E5%AE%B6%E8%AF%81%E6%98%8E%E7%88%B1%E5%9B%A0%E6%96%AF%E5%9D%A6%E8%B4%A8%E8%83%BD%E6%96%B9%E7%A8%8B%E6%AD%A3%E7%A1%AE}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