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16年 第一期
上博〈詩論〉「眚」、「心」、 「命」等範疇探析

常森

饒宗頤國學院院刊, 3 (2016), pp. 77-109.

查看节选 查看全文 1024 19662
  • 摘要

上海博物館藏竹書〈詩論〉記錄了孔子論詩和《詩經》的材料。它雖然出於孔子後學之手,但主要是孔子本人的學術建構,對研究孔子來說,其重要性約略跟《論語》相類。以往學界關注〈詩論〉,焦點在《詩經》學及一般詩學方面,本文則將它納入更加寬廣的學術視野 —儒家心性學說的歷史生成中來觀照。通過對〈詩論〉「眚(性)」、「心」、「命」等範疇進行細緻論析,揭明在儒家範圍內,眾所周知的「詩言情」、「詩言志」等觀念原本擁有更深刻的思想基礎,可概之為詩言眚

(性),而且〈詩論〉的意義遠遠超出了《詩經》學或者一般詩學。除了在一般詩學或《詩經》學上備受關注的範疇「志」、「情」、「音(意)」等等,它還擁有一系列十分重要的範疇,譬如「心」、「眚」以及「天」、「命」。這幾個不太受重視的範疇,在孕育七十子及其後學的心性學說體系上,實發揮了更為關鍵的作用。不過,關於孔子的文獻仍有缺失,我們現所知的仍遠未達到孔子思想的「邊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