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rrow
第四卷, 第二十二期
数学系介绍: 中央民族大学数学学科

来源:中国数学与系统科学信息网


一 民族特色

统计一下我校数学专业学生名单可以看到,在我校数学专业建立至今共招收的46个班1612名学生中,回族、蒙古族、畲族、藏族、土家族、朝鲜族、满族、壮族、苗族、维吾尔族、彝族、瑶族、侗族、白族、布依族、哈萨克族、黎族、锡伯族、仡佬族、水族、羌族、纳西族、达斡尔族、傣族、鄂温克族、乌孜别克族、傈僳族、东乡族、柯尔克孜族、哈尼族、高山族、拉祜族、撒拉族、佤族、赫哲族、仫佬族、毛难族、塔塔尔族、鄂伦春族、阿昌族、塔吉克族等少数民族学生超过全系学生总数的80%。不足全系学生总数20%的汉族学生是在民族地区工作的汉族职工子弟和一部分北京走读学生。不论是少数民族学生还是汉族学生,他们都是我国各民族的优秀儿女,都在中央民族大学这个大家庭中互相帮助,友好相处,情同亲兄弟姐妹。

我校数学专业目前在校的四个年级学生中,二、三、四年级各有一个西藏班,一年级从西藏招收了20名学生与其它地区学生混合编班。今年秋季计划从西藏招收40名学生。我校数学专业还在计划加强对西藏班学生教育规律的探索,力争把西藏班学生培养成为西藏经济的发展和西藏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所急需的高质量的人才。

生源上的民族特色,使我校数学专业像一些名称以民字打头的专业一样具有鲜明的民族特色。

二 历史沿革

建国不久,党和政府即决定建立中央民族学院,同时拟办理科专业,并及时储备了数学人才。
但我校理科专业实际上是到了1978年才成立。

我校数学专业从筹备、建立直到今天经历了:预科部文化班—数学教研室—数理系数学专业—数学系-计算机与应用数学系—应用数学与软件系-信息与应用数学系—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来校最早的数学教师是我校数学专业的第一任领导黄璞同志,她1950年毕业于四川大学数学系,1952年调入我校,1988年退休。 “文革”前夕,预科部文化班只有十位数学教师。1978年数理系建立前,数学教研室只有九位教师。1978年6月学校决定建立数理系,9月即招收了数学、物理各一个班,年底正式建系。据统计,到1985年9月,数理系(含生化、计算机专业)教师总数已达160多人。1986年底数理系分成为数学、物理、生化三系,此后又从数学系中分出计算机系(筹)。1992年底数学系与计算机系合并,成为计算机与应用数学系。1995年1月,计算机与应用数学系又分开成为应用数学与软件系及计算机科学技术系。2000年8月学校教学单位机构改革,应用数学与软件系更名为信息与计算科学系。2004年3月,信息与计算科学系与计算机科学技术系合并建立数学与计算机科学学院。

三 艰辛创业

1978年6月,我校根据国家民委计划开始筹建数理系,目标为培养少数民族地区中学教师,并成立了由任世琦,郭广英,黄璞,刘克毅,许桂霞五同志组成的筹备组,仅用三个月时间即实现了招生。当年年底正式建系,任世琦同志任系主任兼党总支书记,黄璞,满达同志任副主任。建系初期,迅速调入了大批教师,多数来自中学,也有的来自中国科学院,北京大学等单位,还有分配来的应届本科或硕士毕业生,实现了惊人的发展速度。

建系伊始,无论软硬件条件都相当匮乏。办公在木板房,仪器设备更为不足,有些同志家远事繁,要天天赶路上班,在学校又无宿舍休息,教学经验也有待积累。但是大家精神面貌很好,能团结一致,以昂扬的斗志迎接挑战。中青年纷纷去外校听课,找同志讨论,千方百计完成任务。兄弟单位对我们大力支持,首都师范大学梅向明教授、中国科学院王元院士、北京大学丁石孙教授等专家多次来我校讲课或指导。很多院校为我们听课大开方便之门,还接待我们参加各种讨论班,为我们提供教学计划,使我校数学专业的工作有一个良好的开端。

四 努力攀登

我校现有数学与应用数学、信息与计算科学、统计学三个本科数学类专业,其中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是从1978年就开始招生的专业,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是从1994年开始招生的专业,统计学专业是新建的专业,2003年秋季第一次招生。除承担着数学类各专业的教学任务外,我校数学专业教师还承担着全校各院系的高等数学、线性代数、概率论与数理统计、运筹学等课程的教学任务。由于教师少、任务重,大部分教师每年都超额完成教学工作量。
本着“厚基础、宽口径、强能力、高素质”的培养目标,我校数学专业积极调整课程设置,加强基础课的教学,并积极引进人才,近几年已经接收了十几名博士或硕士毕业生,并正在争取引进更多的高学历人才和学科带头人。

为了提高教学、科研水平,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不断开阔学生视野,我校数学专业经常聘请国内外著名的学者到我校作报告。例如瑞典数学家 Lars Garding教授,北京大学的长江学者、中国第一届青年科学家奖获得者王诗宬教授,数学机械化专家吴文达教授,中国高教学会北京数学研究会理事长李心灿教授,中科院院士程民德教授、张恭庆教授、姜伯驹教授,中科院院士王梓坤教授,中国数学会副理事长、长江学者、北京大学数学科学学院院长张继平教授,瑞典斯德哥尔摩大学博士、前中国数学会秘书长、北京大学数学系主任彭立中教授,美国密西根大学博士、北京大学管理科学中心副主任、北京大学金融数学系主任王铎教授,英国爱丁堡大学博士、北京航空航天大学校长、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学院院士李未教授,南加州华人教授归国访问团高速教授、美国Auburn大学韩永生教授,清华大学博士生导师李海中教授、白峰杉教授,美国北卡罗来纳大学博士、中国人民大学博士生导师吴喜之教授,四川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朱允民教授,中科院生物物理研究所学术委员会副主任陈润生教授,中国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负责人叶其孝教授、姜启源教授,北京市数学建模竞赛组委会负责人李琦教授,北京师范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孙永生教授、陆善镇教授、郑学安教授、王昆阳教授、刘来福教授,中央教育电视台《今日数学》节目和北京大学《数学素质教育》课的主讲教师北京大学张顺燕教授,北京大学沈燮昌教授、方企勤教授、周民强教授、娄元仁教授、李正元教授、雷功炎教授、徐明曜教授、郭懋正教授、陈维桓教授,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许忠勤教授,中科院数学所梁国平教授,北京工业大学杨振海教授,武汉大学数学系博士生导师胡迪鹤教授,以及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丁石孙教授、首都师范大学当年的校长梅向明教授、中科院数学所当年的所长王元院士、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前院长杨乐院士、现任院长郭雷院士等著名数学家都曾到我校作过报告或参加过座谈会,或为我校数学学科的发展提出过建议,为中央民族大学数学学科的发展作出过贡献。

五 硕果累累

从1978年算起,经过26年的发展,我校数学专业在办学规模、结构、质量、效益、师资和教学管理水平等方面都取得了长足进步。

我校数学专业教师在复变函数逼近论、调和分析、代数环论等领域曾参加多项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教育部博士点专项基金或其它课题的研究,取得了一批具有国内外先进水平的成果;在应用数学方面,我校数学专业教师曾在油气资源勘探、粮库管理分析、商业管理软件、地震预报、植物分类等领域接受过多项课题,取得了良好效果,受到好评或获奖。据不完全统计,我校数学专业教师在国内外重要学术刊物上已发表论文500余篇,出版了专著、译著、教材、科普等著作近百部。

关于我校数学专业的教学及科研成果,我校主页上有较全面的介绍。有朋友远在美国、瑞典、新加坡或在我国的台湾、南宁、上海、成都、哈尔滨、大连等地浏览过我校数学专业的主页,都还认为不错。关于我校数学专业在廿世纪内的教学及科研成果,《筚路蓝缕忆登攀》一书也如实作了记载。

我校数学专业先后有6位教师获得宝钢优秀教师奖,5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教育系统先进工作者,5位教师获得国家民委科技进步奖,3位教师获得国家教委或国家地震局等单位颁发的省部级奖项,先后有6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优秀青年骨干教师,2位教师被评为北京市总工会爱国立功竞赛标兵或北京市“教育创新标兵”,1位教师获得北京市民族教育烛光奖,2位教师被评为北京高校数学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多位教师被评为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共产党员或中央民族大学优秀德育工作者。迄今为止我校共组织过三次青年教师教学基本功大赛,其中有两次由我校数学专业青年教师夺得桂冠。

我校数学专业注重培养学生具有艰苦朴素、奋发向上的精神,使学生具有坚实的数学基础、良好的建模能力和熟练的计算机技能,毕业分配的一次\到位率一直接近100%。一些优秀毕业生已在著名大学担任教授、副教授职务,如广西大学数学系的班桂宁教授、清华大学数学系的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陆玫副教授、北方交通大学数学系的建模竞赛优秀指导教师吴发恩副教授等,都是我校数学专业的毕业生。

据不完全统计,我校数学专业学生已有百余人考取了各高校或科研院所的硕士生,数十人攻读了博士学位,还有一些学生已到国外深造。2001届毕业生买亚兵、刘梅两位同学本科毕业后直接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另有6名同学被保送到中科院或高等院校攻读硕士学位;2002届毕业生王海棠同学本科毕业后直接到美国攻读博士学位,张霄、马一卓两位同学本科毕业后直接到英国去留学;另有9名同学考取了北大、本校或被保送为北师大、北工大、北方交大等校的研究生;2003届毕业生有8名同学考取了中国人民大学、中央财经大学或被保送为北师大、北工大、北京邮电大学、北方交大和本校的研究生。

我校理工科各系学生参加《全国大学生数学建模竞赛》及《北京市大学生数学建模与计算机应用竞赛》,获得了较好的成绩,曾多次获得北京市一等奖和二等奖,获得四次全国二等奖、一次全国一等奖,学校两次获得优秀组织奖,两位教师获得优秀指导教师奖。我校部分文科系和理科各系学生在《北京市大学生(非数学专业)数学竞赛》中有两人获得北京市二等奖,两人获得北京市三等奖。

我校学生有良好的精神风貌,1996年4月,光明日报头版刊载了我校数学专业应届毕业生李春宇、江毅等同学关于毕业后回到民族地区,参加家乡建设的倡议书,在全国引起较大反响。多年以来,我校数学专业毕业生在学习或工作岗位上都获得了广泛的赞誉。

六 前景展望

国家民委副主任图道多吉同志在全国13所民族院校党委书记、校院长座谈会上所作的题为《适应新的形势,坚持改革与发展,以新的面貌走向新世纪》的报告论述了民族院校理工科学科建设的重要性。关于数学的重要性,美国国家研究委员会发布的三篇报告值得我们参考。第一篇是1984年的报告《美国数学的现在和未来》,第二篇是1990年的报告《振兴美国数学——九十年代的计划》,第三篇是1991年的报告《数学科学、技术、经济竞争力》。数学是科学的大门和钥匙,是科学技术的基础。高新技术本质上是数学技术,数学在决定国家各级人才的实力方面起着日益重要的作用。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在里约热内卢宣言中把处于世纪之交的2000年定为“世界数学年”,这充分体现了国际社会对数学在社会发展中所具有的重要意义的共识。

我校已经率先在全国民族院校中建立了基础数学硕士点,我校数学专业已经成为了我校理工科各专业中唯一一个既有硕士点、又有副教授授予权的专业。随着各级领导对数学重要性认识的加深和全体师生的不懈努力,我们相信,我校数学学科在不久的将来会成为国家民委重点学科和北京市重点学科。

我们要继续办好数学与应用数学专业和信息与计算科学专业,办好统计学专业,继续办好基础数学硕士点,争取创办新的硕士点。在学校的支持下,我们已经添置了有更强科学计算功能的超级计算机,我校的数学实验室将提升为数学与统计科学综合实验室。我们要在整体提高我校数学专业课堂教学水平的同时,提升实验教学和科学计算的水平,增强我校数学专业基础数学硕士点的实力和数学机械化等研究方向的实力,搞好数学建模竞赛的组织及研究工作,促进我校数学专业教师普遍提高科研水平,扩大对外学术交流与合作,为提升我校整体形象、增强整体实力不断作出新的贡献。我们相信,乘中国科学院、北京市政府和国家民委三家共建中央民族大学的东风,我校数学专业一定能很快跨上一个新的台阶。

具体网址为:
http://www.kkk


------------------------------
End of CAM Digest
本期到此结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