纪念柯召院士诞辰110周年暨数学学科与数学文化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纪念柯召院士诞辰110周年暨数学学科与数学文化学术研讨会成功举办

Year:    2020

CAM-Net Digest, Vol. 17 (2020), Iss. 14 : p. 3

Abstract

7月17日,四川大学在望江校区明德楼召开纪念柯召院士诞辰110周年暨数学学科与数学文化学术研讨会,深切缅怀柯召先生,纪念他为我国数学事业、教育事业、以及为四川大学建设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柯召院士家属代表柯孚久教授和白以龙院士、中国科学院王元院士、姜伯驹院士、张恭庆院士、张景中院士、马志明院士、文兰院士、郭雷院士、田刚院士、彭实戈院士、张伟平院士、李安民院士、席南华院士、陈恕行院士、励建书院士、方复全院士、江松院士、汤涛院士、叶向东院士共19位院士,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代表,北京大学等67家国内兄弟院校、科研院所等单位代表和近百名专家学者通过线上线下等方式参加研讨会。李大潜院士、陈木法院士向大会发来贺电。校长李言荣院士、副校长李蓉军,及学校各机关部处和数学学院的代表参加纪念活动,会议由数学学院院长张伟年主持。

李言荣在致辞中代表学校和王建国书记对柯召先生表示深切的缅怀,对参加纪念活动的各位专家和嘉宾表示感谢和欢迎。他说,柯召先生是享誉海内外的著名数学家,在近代数论、组合数学等方面做出了国际公认的原创性及奠基性工作,被誉为“中国近代数论的创始人”之一。柯召先生在川大从教近70年,在80年代还曾担任过校长,他所做出的卓越贡献绝不仅仅是在学术上,更是在思想上、人格上和教育理念上,也正是这些感染和影响了一批又一批后生们,培养了我国几代优秀的数学人才。川大作为国内办学历史最早、规模最大、学科最齐全的现代大学之一,之所以能够培养出一批又一批优秀人才,不断涌现出创新成果,根本就在于有一批像柯老这样的做真科研、做真学问的名家大师,有包括数学在内的一大批特色学科的有力支撑。近年来,学校高度重视和大力支持数学学科的发展,启动实施了理科提升计划,今年5月由四川大学牵头的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正式启动建设。今天,在纪念柯召先生诞辰110周年的同时,还将围绕“数学科学与数学文化”开展研讨,这个主题很有意义,柯召先生也是将科学与文学、艺术融合的典范。

中国数学会理事长、北京大学田刚院士在致辞中回顾了柯召先生为我国数学学科发展和数学人才培养做出的杰出贡献。他表示,纪念柯召先生不仅要缅怀先生光辉的一生,更要发扬老一辈中国科学家的优秀传统,严谨治学,求实创新向着更高的目标前进。

中国数学会前理事长、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90岁高龄的王元院士是柯召院士的生前好友,是柯召传的序的撰稿人,他在致辞中表示柯召院士从抗日战争开始,一直坚持在四川工作。他是开发中国大西南的先驱学者,培养并提拔了几代数学家。在柯召院士诞辰110周年之际,大家要更加发奋努力,将他从事的事业推向更高峰。

柯召院士家属代表、女儿柯孚久教授对参加纪念活动的各位嘉宾表示感谢,深情回顾了柯召院士的学术生涯,并期待川大数学学院在服务国家重大战略,科学研究与创新、国际交流与合作等方面再创辉煌。

       中国科学院张景中院士在致辞中表示柯召院士是一代数学宗师,我们要以柯召先生为榜样,学习柯召先生做人治学精神,立志报国,勇攀科技高峰的坚定信心与决心。

清华大学冯克勤教授、解放军信息工程大学韩文报教授、重庆大学穆春来教授、西南大学宋乃庆教授、北京师范大学-香港浸会大学联合国际学院校长汤涛院士分别致辞。他们表示,柯召院士的一生是光辉而伟大的一生,是为中国教育事业和科学技术事业呕心沥血、无私奉献的一生,广大后辈学人要学习老一辈科学家严谨治学,爱国奉献,勇攀科学高峰的精神,不忘初心砥砺前行,共同推动我国数学科学和科技事业的繁荣发展。

李安民院士在致辞中表示,川大数学学科早年在柯召院士等前辈的带领下,创下了深厚的基业,近三十年来,在刘应明院士领导下进一步走向繁荣。近年来,学院平台建设上取得了新的发展,先后获批建成了国家天元数学西南中心,成都国际数学中心和四川国家应用数学中心。数学学院的广大师生将始终以柯召院士等老一辈数学家为榜样,埋头实干,把川大数学传承好、发展好。

会上还举行了《芒鞋踏遍岭云头》柯召院士纪念宣传片首发仪式及《柯召传》110周年纪念版赠书仪式,播放了柯召先生的学生和后辈特意制作的追忆柯召先生的访谈视频《怀念与期许》。

柯召院士是近代数论的创始人与开拓者之一,与华罗庚同为第二代数论学家的杰出代表,柯召教授1955年被选聘为中国科学院学部委员(院士)。他是中国二次型研究的开拓者,在二次型方面得到了一系列重要成果,20世纪80年代曾担任川大校长。今年是柯召院士诞辰110周年,为深切缅怀柯召先生,纪念他为我国数学事业、教育事业,以及为川大建设与发展做出的杰出贡献,特别举办了此次纪念活动。

You do not have full access to this article.

Already a Subscriber? Sign in as an individual or via your institution

Journal Article Details

Publisher Name:    Global Science Press

Language:    Chinese

DOI:    https://doi.org/2021-CAM-19494

CAM-Net Digest, Vol. 17 (2020), Iss. 14 : p. 3

Published online:    2020-01

AMS Subject Headings:    Global Science Press

Copyright:    COPYRIGHT: © Global Science Press

Pages:    1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