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2
CAM-Net Digest, Vol. 9 (2012), Iss. 14 : p. 3
Abstract
著名数学家谷超豪的离世,又一次引起公众对中国数学乃至基础科学发展现状的强烈关注。有人感慨说,谷超豪的去世意味着此前数学教育遗留的红利最后代谢完毕;更有人直指,如今的中国没有培养出一个杰出的数学家。
「中国下一位著名数学家将会是谁?」的确,这个问题戳中了近二十年来中国数学研究以及中国基础科学领域的痛处。其实,两年前,就曾有人问中国数学家吴文俊「近20年来,中国除了华罗庚、陈省身、陈景润等老一辈数学家的著名成果之外,还有哪些叫得响的数学研究成果,还有哪些大师级人物出现?」吴文俊当时只能苦笑着说:「不敢说。」
效益产出慢被敬而远之
仅管中国13亿人中有1.5亿中小学生是以数学为基础课的,中考、高考中,数学佔据了不可动摇的地位,中国数学的基础教育,不逊于任何数学先进国家。然而,中国只能算是「数学大国」,却不能称为「数学强国」。
与过去数学家辈出的时代相比,是中国现代人的灵气不够吗?那绝对不是。中国近30年的发展过程中过于追求「短平快」,不能马上又效益产出的基础科学正在逐步被人们丢掉,政府资金、人力投入都不够,研究基础科学的科学家被边缘化。此外,时下的许多中国人过于注重实用,过于注重功利,甚至是名利和收入。对于数学这种离名利较远、付出很多、收入有限的纯科学纯抽象研究,人们往往敬而远之。数学就是这样一项清苦的科学,献身数学的人要有像教徒一样的精神追求和心灵激情。
国家开始注重人才培养
在中国数学研究的重要力量高等院校,大多数高校的数学系正在成为目前最受冷落的院系。事实上,数学学科的现状正是中国整体基础而科学领域的一个样本和缩影。
好在中国政府和领导人已经意识到中国基础科学疲软的现状,开始从资金上支持基础科学领域的发展以及科学人才的培养,不过很显然「药力有限」。我们需要对中国数学学科现状的清醒认识和冷静反思,也需要针对学科发展内部条件与外部环境对症下药的革新与改造,但无疑更需要在现有条件下自力更生、埋头苦干的毅力与韧劲。
You do not have full access to this article.
Already a Subscriber? Sign in as an individual or via your institution
Journal Article Details
Publisher Name: Global Science Press
Language: Chinese
DOI: https://doi.org/2012-CAM-16101
CAM-Net Digest, Vol. 9 (2012), Iss. 14 : p. 3
Published online: 2012-01
AMS Subject Headings: Global Science Press
Copyright: COPYRIGHT: © Global Science Press
Pag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