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11
CAM-Net Digest, Vol. 8 (2011), Iss. 12 : p. 4
Abstract
作者:祝魏玮
“如果中国的拔尖科技人才大部分不在科学院,科学院还是国家队吗?科学院还是火车头吗?”
“若不能提供创新发展的适宜环境,中科院能留住这些人才吗?”
“若不能打造适合青年人才成长的环境,中科院人才发展如何持续?”
……
前一个问题是中央首长对中科院以及新任院长白春礼的嘱托,后面的问题是他履新以来对人才问题的战略思考。
“这些问题在我脑海中一直回旋!”近日,白春礼在接受《科学时报》采访时告诉记者。
这些问题对中科院来说,是一个新的考验,但更转化成了前进的动力。
3个月来,白春礼和中科院其他领导与国际上各领域顶尖人才进行多次联系,他还设立院长信箱,了解一线科研人员尤其是青年科研人员的实际需求,召开院士、人才座谈会,提出人才强院的“3H”计划,稳定支持人才创新发展的“3S”计划……中科院还成立“青促会”,加大对青年科技人才的培养和支持力度,开始推动“冠名研究员”等计划……
中科院着手打造人才“宜居”新环境。
引顶尖人才筑巢
3月3日,白春礼向中科院院属各单位、院机关各部门主要领导发出258封信,号召大家为院发展建言献策,并提出4个问题。
其中一个重要问题就是“如何更好地出重大成果和拔尖人才?”白春礼表示,这是国家的战略需求和时代变革的需求。
国家《“十二五”规划纲要》第二十九章,明确提出了对科技创新的新要求——造就宏大的高素质人才队伍,要求围绕提高科技创新能力、建设创新型国家,以高层次创新型科技人才为重点,造就一批世界水平的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工程师和高水平创新团队。
中科院党组认为,在21世纪第二个十年的开端之际,世界正处于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时期,和平、发展、合作的时代潮流更加强劲。
过去的十年,全球经历了快速发展和深刻变革。这一变革的四点特征可归纳如下:
第一,人类进入有史以来空前繁荣的时代。各个国家仍然面临着难得的发展机遇。第二,科学技术的突飞猛进,深刻地改变了世界。在这种大背景下,各国为掌握国际竞争主动,纷纷把深度开发人力资源、实现创新驱动发展作为战略选择。第三,经济全球化的深入和交通、通讯、互联网的发展,使人们的联系更加紧密。物理距离在不断缩短,共享优秀文明成果的机会增多,资金、资源、知识、人才等跨国流动频繁,各国之间呈现出利益交融、相互依存的格局,前途、命运息息相关。第四,人类正面临着不同风险的挑战。促进世界经济的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解决重大全球性问题,推动人类文明向更高水平迈进,越来越依赖于科技的创新和人的素质的全面提高。
在这四个特征中,有3点和人才直接相关。国家的需求和时代的变革对人才尤其是尖端人才的需求表示出了前所未有的直接和强烈。
求贤若渴!3月,中科院开始部署和推动国内外顶尖科技人才的吸引工作。
随后,白春礼和中科院的副院长们,分别与一批国内外各科研领域的顶尖人才多次面谈,征询他们对尖端人才引进的意见和建议。
在5月20日召开的2011年中国科学院人才领导小组会上,白春礼提出:中科院各部门要把顶尖人才引进作为头等大事来抓。他要求各创新基地要仔细梳理国内外各领域的华裔顶尖人才,积极与他们联系和沟通,率先吸引他们到中科院工作。
与此同时,中科院研究所也积极行动了起来。白春礼要求各研究所积极物色和争取优秀科学家来相关研究所工作。一旦有初步意向,中科院分管院领导要对遴选出来的顶尖科学家进行“一对一”联系,以抢占人才竞争机遇。
在不到3个月的时间内,中科院与数名各领域国际顶尖科学家就归国工作达成一致意见。值得一提的是,在拟引进的这些顶尖人才中,有领域内论文在全世界引用第一的科研人才,有在某一学术领域公认的国际领军人才,有发达国家的国家科学院院士,也有国内科研领域急需的科学家……
5月27日,白春礼还专门写信给北京市领导,就为引进杰出人才共建研究机构争取北京市领导的支持。这得到了北京市的积极回应。
筑巢才能引凤!“中科院将根据国家战略需求和学科发展需要,审慎谋划建立新的研究机构,积极打造尖端人才引进的环境。”
中科院这一尖端人才引进战略也得到了党中央、国务院有关领导的支持。
中央有关领导在给中科院的批示中指出:“赞同‘民主办院、开放兴院、人才强院’的理念。中科院尤其要千方百计培养和吸引国家级的一流科研领军人才,支持他们出世界先进成果,成国际公认名人。”
为青年人才打造“宜居”环境
顶尖科技人才是将和帅,青年人才是骨干和生力军,而技术支撑队伍也是中科院人才队伍的重要组成部分。据悉,目前35岁及以下人员占专业技术人员总数的52.0%。
技术支撑队伍在科技创新活动中发挥着重要的技术引领和支撑保障作用。中科院启动实施“支撑人才培养计划”以来,结合院所公共技术平台建设、大科学装置和重大工程项目的建设的需要,通过引进急需的杰出技术人才、稳定现有的关键技术人才,表彰技艺精湛的技术能手等措施全面加强对技术支撑人才的引进和培养。迄今为止,已引进杰出技术人才17人,遴选现有关键技术人才31人,给予相应的支持;奖励技术能手20人。这些对中科院技术支撑人才队伍的建设起到很好的激励作用。
“中国科学院青年创新促进会”可能还未来得及被公众熟知,但这一支撑计划或将是中科院青年人才培养和发展带到新的高度的重要步骤。
“青年促进会”是为了落实“创新2020”相关人才举措,全面提升中科院35岁以下优秀青年科技人才的创新能力、领导能力和交流合作能力,培养具有较高思想品德、善于把握科技前沿、能够带领团队进行自主创新的新一代学术技术带头人。
通过为会员提供科研活动与培训支持、组织会员学术交流合作等方式,青促会将提升培养青年人才,尤其是交叉型青年科技人才的力度。
中科院人教局有关领导表示,会员入会后每年将获得10万元专项经费资助,主要用于学术交流、科研活动、培训与个人补贴等方面。
首批青年促进会共有来自107家院属科研机构的340位优秀的青年科技工作者入选,并由全体会员投票选举产生了理事会成员15人及分学科领域的交流活动小组。
白春礼透露,这仅仅是中科院打造人才“适宜环境”的其中一项计划。中科院还在积极谋划“冠名研究员”计划。此举是为了吸引社会资源,资助中科院和中国科技事业的发展。
“冠名研究员”在国外科研机构,尤其是高校中已有相当长的历史,并取得很好的效果。但在国内,中科院还是首次尝试。
中科院对青年人才的关注和支持不仅体现在科研上,而且体现在帮助解决生活和后顾之忧上。
3月23日,中科院青联、院团委联合向院属55个京区单位团委下发《关于做好青年骨干生活需求调研工作的通知》,并对这些单位45周岁以下在职员工的生活需求进行调研。并收集到来自42家单位的3270份调研数据。
调研数据不容乐观。参加调研的3270名青年中,租借住房的比例达59%,其中,35岁以下比例达66.4%。已婚青年半数以上(50.1%)仍租借住房居住。很大比例的年轻人分散居住在黄村、香山、回龙观、通州等处,交通与时间成本较高。
此外,参加调研人员共有子女数量为1647名,其中,年龄在15周岁以下的为1569名,比例超过95%,平均年龄约为4.2岁。另外,因无固定住房而暂时未婚或未育的青年不在少数,均已届婚龄、育龄。预计未来五年,中科院将迎来 “婴儿潮”时期。
这些问题引起了白春礼和中科院党组的忧虑。白春礼指出:“不断产出重大成果,不断培育造就高端科技人才或团队,精心培育青年后备人才,都要求必须创造必要条件和环境,支撑科技人员专心致研。”
3月18日,在与北京市领导座谈时,白春礼向北京市市委书记刘淇、市长郭金龙提出,希望能在缓解中科院职工住房和子女入学困难方面,得到北京市委、市政府进一步的重点支持。
白春礼希望:在人才用房建设上,地方政府能够开辟绿色通道,支持中科院盘活自有资源,自主建设保障房等。在中关村、奥运村、亚运村地区统筹优质教育资源,共建优质中小学,开设国际化特需班。
此举得到北京市领导的积极回应。
这仅仅是中科院打造“适宜”环境的计划的第一步。
白春礼指出,在思想上,我们必须充分认识支撑服务工作的科学性、专业性和复杂性,围绕“创新2020”深入思考支撑服务体系的基础保障和筑“巢”引“才”作用,着重解决房子、孩子和“身子”(健康)问题。这被中科院人亲切称为“3H”(Housing、Home、Health)计划。
当好“后勤部长”,搞好“新五子登科”
4月中旬,一则招聘启事,吸引了公众的注意。中国科学院公开招聘分管行政后勤的副秘书长。而在以前从未专门设置这一岗位。
中科院党组认为,“3H”等计划是打造人才“宜居”环境的指导思想。但这些计划不能仅停留在思想上,还应有组织保障,要将责任落实到人。中科院将以各分院为基本组织基础,统筹院级、分院级(含所级)行政后勤资源,探索建立完善现代支撑服务体系。
设置这一岗位正是落实这一思想的具体步骤。
“不断产出重大成果,不断培育造就高端科技人才或团队,都必须创造必要条件和环境,支撑科技人员专心致研。”白春礼指出。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白春礼表示:“为实现这一目标,我们可以考虑探索稳定支持模式、改革考核评价体系、完善项目管理办法等,但更为紧迫的是要优化完善支撑服务体系。”
他表示,良好的支撑服务体系是凝聚科技人才的重要条件之一,也是激励科技人员心无旁骛地开展科技创新的基础之一。
在中国科学院历史上,历届老领导大力气大规模大手笔的行政后勤保障,至今为老一辈科苑人所称道,对科技工作者安心工作起到重大作用。
张劲夫同志把后勤工作看做党联系群众“思想的桥”、“感情的船”,亲自抓后勤工作。胡耀邦同志明确提出要关心群众生活,从大家最担心的生活困难入手,解决科技人员的住房问题、夫妻两地分居问题、煤气炉子问题、子女入托上学问题、补贴工资问题等。方毅同志创新工作方式,解决机关食堂、礼堂建设问题,有效提升了机关工作效率。
但时至今日,随着后勤社会化的推进,由于市场供给紧缺,使得职工住房、孩子教育、医疗保障等成为人才竞争的关键因素。据统计,近年来,已有多位中科院优秀人才因居住环境和子女上学问题被其他单位挖走。记者在房屋中介市场了解到:中关村学区二手房被炒到四五万元一平方米。
这种形势下,国内高校、研究机构纷纷对住房、后勤保障等影响科研人才安心致研的关键因素给予了前所未有的重视。大部分高校均有自建住宅,各高校研究机构利用附属中小学解决职工子女入学问题……
在中科院解决科技人员家庭住房、子女教育等难题,已成为所长书记们呼吁的焦点。在通过院长信箱提交的137封建议中,共有69封提到人才后勤保障的问题。根据统计,这种紧张的形势在北京、上海、广东、江苏、浙江等地研究所尤为突出。
白春礼表示,我们要致力做好中科院人才的“后勤部长”。把广大科技人员的所思、所需、所忧,作为我们为大家服务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这句话,在中科院也变成了实际行动。目前,中科院已开始着手谋划科技人员的“新五子登科”。
在接受记者采访时,白春礼表示,中科院要在后勤服务社会化、市场化的前提下,想方设法帮助优秀科技创新人才、高端管理人才和高技能人才解决住房难、配偶就业难、子女入学难、职工和研究生看病难等问题。
人才“宜居”新环境需要稳定支持
院长信箱设立后,收到的第一封来信中这样写道:“如果未来的改革不能争取到一个相对稳定支持的环境和政策,作为国立科研机构的处境将是更加的困难。项目竞争,最有利的是人多的单位,适合分散式竞争。而行业科研机构具有垄断和地盘、政策优势,我们根本无法与其竞争……中科院在国家航天、海洋、育种、医药、信息、高铁、精密制造等行业领域的地位可能将日益困难,更不用说起到主导作用了。”
经过调研和意见反馈,中科院有89个科研单位和部门对于争取国家长期、稳定支持提出了迫切要求。
大家反映:科研投入大多属竞争性经费,争取和实施全过程耗费大量时间精力,争取资源成为科研骨干及学术带头人的主要任务。
白春礼对此表示认同。他表示:首先,国家对国立科研机构长期稳定支持(Stable Support Strategy,3S战略)十分必要。
在国际上,大多国家国立研究机构的科研预算80%以上来自政府的稳定支持。科研经费和人员工资有了充足保障,科研人员才可以把主要精力和时间投入到科学研究和力争做出一流科研成果上。
而我国“两弹一星”、“哥德巴赫猜想”、“人工合成牛胰岛素”等享誉世界的重大科研成果的取得,也得益于建国以来,国家一直对国立科研机构给予的长期稳定支持。
“稳定支持是为了培育潜心致研的环境,让科学家有充分的时间从事更加原创的工作。而不是简单地‘养起来’。”白春礼指出,“稳定支持不排除竞争。在新的思想、新的创造方面我们仍然要鼓励竞争。”
他强调:“世界科技的发展也是各国在竞争中不断发展、壮大。一旦稳定支持,我们应该考虑如何在科学的最高点上进行竞争,使我国处于前列,不是简单的项目、经费的竞争,而是在科学与前沿技术创新上的竞争。”
其次,长期稳定支持还必须有法律和制度保证。
院长信箱收到的建议中谈到:“党和国家定义中科院为‘国家战略科技力量’,但国家部署分工、资源投入却未能很好把握这一定位。中央国务院批准中科院实施‘知识创新工程’和‘创新2020’,一定程度缓解一个时期内的资源需求问题,但并没有彻底解决我院生存和发展的长远问题。长期稳定支持也应体现在国家法律和制度上的常规性保障上。”
白春礼指出,稳定支持应合理确定对象和范围,并采取有效的运行机制和考评制度,确保稳定支持方式下的重大成果产出。他表示,应选择从事基础前沿研究和高技术前沿探索、有雄厚基础或创新潜力的团体(研究所、实验室、团队3种类型)进行试点。
当前,稳定支持的问题已经提到了重要的议事日程。据了解,中科院正与国家有关部委商讨实施方案。
构筑人才“宜居”型创新生态系统
“要成为世界一流的科研机构,最关键的是得到最优秀的人才,然后就让他们自己去做事。科研管理者要尽量少管具体的科研项目,就是要集中精力提供‘肥沃的土壤’和‘充足的阳光’。”白春礼在他履新两周时召开的中科院人才座谈会上如是强调。
这也可以用构筑人才“宜居”型创新生态系统来概括。这一生态系统当然还包括科技资源的投入、效率配置、制度配置等科技创新的软环境“土壤”。
白春礼指出,要取得“创新突破”,做出国际一流的重大科研成果、造就世界级的领军人才需创造更具活力的科研“软环境”。
不过遗憾的是,与国际上相比,我们的“软环境”的差距比“硬环境”的差距要大得多。
白春礼表示,规划森林,让树木自由成长,最关键的就是简政放权,解决软环境的差距问题。
知易行难!目前,科研人员参与科研活动时间减少就是构建软环境中的一个突出问题。
全国政协委员、中纪委驻中科院纪检组原组长王庭大,在对全国4个领域11家科研院所的374位科学家调查后发现:44.1%的调查对象作研究的时间只占正常工作时间的1/2;16.5%的调查对象的科研时间只占工作时间的1/3甚至更少。
另外,90.6%的调查对象认为,除科研外的其他工作时间主要用在争取项目上。因此,不得不加班搞科研。许多课题组长说,他们只能在8小时之外找回自己的科研时间。他们甚至自嘲为“周六周日业余兼职科学家”。
困难并不能阻挡中科院改革的决心。在不同场合,白春礼都坚决表示:“一定采取有效措施,保证一线科研人员从事科研活动的时间不少于4/5!”
白春礼还表示,中科院构筑人才“宜居”型创新生态系统,还要保证研究所所长有足够的资源进行科研部署,保证对科技前沿交叉领域具有变革性和突破性项目的稳定支持,保证对国家经济和国家安全方面具有前瞻性和战略性项目的持续支持;营造更加宽松自由的科研环境,加强科学目标导向的自由探索……
中科院党组已经要求院机关有关部门拿出具体的方案,以保证这些战略构想得以实施。不仅如此,据了解,中科院有些研究所已经开始了相关尝试,并取得一定成效。
“我们还需要打破部门各自为政的封闭模式,鼓励既联合又竞争的团队协作;从全局的高度,有计划地部署以人才驱动为主的前沿探索项目,以项目驱动为主的协作攻关项目,以问题驱动为主的创新突破项目,充分发挥科学院学科布局和人才队伍的综合优势。”在接受采访时,白春礼逐一剖析。
值得一提的是,这些问题并没有停留在概念上,而是已经开始探索并实施。
改革的号角已经吹响,不少研究所领导在发往院长信箱的邮件中表示,尽管改革艰难,但要打造一流研究机构,为人才创造“宜居”新环境必须迈出这一步伐。
“凤凰鸣矣,于彼高冈。梧桐生矣,于彼朝阳!”在中科院人才座谈会上,一位青年科学家表示:“有国家有关领导的关怀和支持,有中科院新任领导班子的战略性规划,有创新机制的保障实施。中科院一定能打造‘宜居’的人才环境。”
家有梧桐树,何愁凤不至!
You do not have full access to this article.
Already a Subscriber? Sign in as an individual or via your institution
Journal Article Details
Publisher Name: Global Science Press
Language: Multiple languages
DOI: https://doi.org/2011-CAM-16304
CAM-Net Digest, Vol. 8 (2011), Iss. 12 : p. 4
Published online: 2011-01
AMS Subject Headings: Global Science Press
Copyright: COPYRIGHT: © Global Science Press
Pag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