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国良院士:培养研究生的十个“如何”

陈国良院士:培养研究生的十个“如何”

Year:    2008

CAM-Net Digest, Vol. 5 (2008), Iss. 20 : p. 3

Abstract

“老师不上课,不是好老师”,“名师首先是老师,老师就要给学生上课,否则就不是老师,更谈不上是名师”……

在还没有见到陈国良之前,记者已听到无数陈国良的“名言”。尽管陈国良有很多身份——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合肥)主任、全国首届高等学校国家教学名师,但在他的心目中,他最看重的却是“我是一名教师”。

陈国良对记者说,他非常感谢中科大给了一个让他足足站了30多年的讲台,“中科大的环境非常宽松,我可以做我的科研工作,更可以做我喜欢的教学工作;我也特别喜欢中科大的学生,他们总是希望老师讲更多的东西,这正是我30多年来不愿离开讲台的一个重要原因。”

10个“如何”

“对于如何培养研究生,我总结了10个‘如何’。”还未等记者开口,陈国良已经开门见山。用他自己的感受来说,这10个“如何”正是他30多年执教的精髓,也是他一生用心教学的精华和“秘诀”所在。

这10个“如何”是:如何把学生引进师门,如何教学生读书(包括如何选读学术论文),如何教学生参加讨论班,如何教学生参加各种学术会议,如何教学生参加科研项目,如何教学生写学术论文,如何教学生写书,如何把学生送出师门,教学生如何处理好师生关系和培养过程中如何给学生作好记录。

陈国良还给记者详细阐述了这10个“如何”的具体含义。像如何把学生引进师门,陈国良说:“我有个方法,就是对学生进行兴趣驱动,而不单是指南驱动。做大型工程往往是指南,而真正作科研,兴趣很重要。”

关于教学生读书,陈国良说,他会首先给学生开个书单,然后给学生提出读书的要求:文章读懂不是目的,目的是读懂以后,要找出文章是否还有不足的地方或者学生自己还能做的地方,如果能做,该从哪里入手,学生必须给所读文章一个详细的评价。

说到教学生如何参加讨论班时,陈国良告诉记者,他的每个学生都会参加不同的讨论组,每个小组每周都有固定的讨论会。在讨论班里,陈国良会首先开讲,给学生一个样板,让学生在没有走上正式讲台之前,给他一个正式的训练。

陈国良鼓励学生读书期间积极参加各种学术会议,一方面在会上要虚心听别人的报告,一方面要积极跟人交流沟通:“在学术争论的自由王国中,你不要试图压倒和取代别人,而是要如何充分地发挥自己的学科优势;最终,也是最重要的,要从争论的对方那里吸取有益的东西丰富和完善自己。”陈国良说,他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各种学术争论。

在教学生写论文方面,陈国良有自己的“三步曲”:第一步,文章由陈国良亲手写,将论文的写作规范,包括文章如何写,图、参考文献如何标注,给学生一个规范的示范;第二步,陈国良写好论文的三级提纲后,由学生写论文,最后由陈国良修改至少5遍以后发出去;第三步,从列提纲到写文章都由学生自己写,然后由陈国良修改后发表出去。

“我的学生发表的文章,人家一看就知道这是我培养的学生。”陈国良坦言,“三步曲”确实会给学生带来很大的压力,也有学生因为适应不了这种压力而改做别的。

在陈国良看来,带学生不仅仅要教学生如何做学问,也要教学生做人。“有的学生从本科开始就跟我,五六年,和他们在一起交流的时间比我自己孩子的时间还长,所以我也会跟他们讲如何处理和同学、家人、领导的关系,还会教他们如何做人,我觉得这也是我的责任。”


作为老师,陈国良言传身教,他自己老说处理好和学生之间的师生关系也是很好的育人方法。“这是我的个人体会。”陈国良说,学生和老师更多的是同志关系,是平等的关系,特别是到了博士、博士后以后,老师懂的东西不一定比学生多。因此,他更倡导“能者为师,教学相长”。

在采访中,陈国良还拿出了一个特殊的笔记本,本子上详细地记录着每个学生的名字、编号,还记录着学生的身份证号、学生电话、研究方向、研究进展以及学生的答辩题目、答辩成绩、包括学生的去向。

“这是我自己给学生做的一个小‘档案’,因为我感觉对学生的管理不仅仅是目标管理,更重要的应该是过程管理。”这种过程管理也让陈国良有了一个外号——“陈三问”。

“我平时事务比较多,不可能随时跟着学生,我只能做‘三问’。我会详细问学生上个月做了什么、这个月做了什么、下个月会干什么,而且要具体说怎么做的,然后会详细记录在他的‘档案’里,这样可以时刻知道学生的情况,不会放任自流。我允许学生做不出来,也允许他们调整方向和宽容他们的失败。”陈国良说。

教室比天还大

如果要问陈国良这辈子对他感情最深的地方是哪里,那一定是课堂。

“在我大半人生的道路上有30多年的执教生涯。自1973年调入中科大后至今一直从未离开过课堂,我对课堂有深厚的感情,每次路过我在中科大上课的教室时,总是不自觉地回头再三张望,甚至会走去四周环视一番,尽管她现在已经旧貌换新颜了,可我仍能清晰地回忆起当年教室各个角落的情景。”陈国良说。

在陈国良的心目中,教室是个神圣的地方,是科学家和工程师的摇篮,所以只要往讲台上一站,他就会觉得教室比天还大,一种站好讲台的高度责任感就会促使他认真备课、精心讲授和写好教材。

“我年年讲课,年年要更新1/3的课程内容,目的是让学生常听常新。”陈国良说,几年来,他的备课讲义已经积累了七大卷,每卷4册,摞起来足有几尺高。

不仅仅是注重备课,陈国良同样看中讲授。他将讲课看成一门艺术。“当好教书匠并非易事,登台讲授要像演员一样,在短短的时间内,充分利用这个舞台,发挥得淋漓尽致。”他甚至将一堂课分成序幕、正场和结尾3个阶段。序幕从趣味性的小故事开始,然后从What(讲些什么)、Why(为什么要讲)和How(如何讲)正式来拉当日讲课的序幕,最后列出当天讲课的提纲要点。每讲一个知识点,他都会交待背景与动机,讲清问题的来龙去脉和求解问题的基本思路、方法以及所可能用到的预备知识。最后,小结当日内容,引出下次课待讲的内容,让学生“且听下回分解”。

不仅重视备课和授课,陈国良还尽量不缺席每一次课。在陈国良的《周日小记》里就记过这样一件事:一周日,用过早餐,背上装满了学生论文和读书报告的书包,骑上自行车匆匆而去。从家到办公室要穿过一个地下通道,因下大雨,下地下通道的斜坡非常滑,自行车刹不住闸,一下子顺斜坡滑了下去,地下通道的水很深,无法过去,犹豫片刻,只好返回,可上坡实在太滑,车推不上去,于是便使出了年轻时扛自行车上楼梯的本事。路上的一番折腾,到办公室迟了些,学生们都在等我,并未散去,因为他们知道我肯定会来。

“我热爱教育事业,热爱我的学生。”陈国良说。因此,在他的心目中,学生的事是最重要的。

2003年,在全国首届高等学校百位名师中,陈国良成为当年的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唯一的一位教学名师。这不仅是对他多年从事教学工作的肯定,也是对他教学精神的充分肯定。

教学和科研并重

“红专并进、理实交融”是中科大奉守了50年的校风,它像是一把深深刻在中科大老师心目中的“尺子”。对此,陈国良也感触颇深。

“像我们计算机专业培养学生,主要是两大块: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主要是教授学生并行算法。从20世纪80年代初开始,陈国良就一直系统地开展并行算法理论、设计和应用研究,并在非数值并行算法和高性能计算及其应用的研究方面作出了系统的创造性成就和重大贡献。1995年,他创建了我国第一个国家高性能计算中心,并先后承担了多项国家“863”重大项目,形成了“并行算法—并行结构—并行编程—并行应用”一体化的研究体系。

在此基础上,陈国良先后撰写出了“并行算法丛书”和“并行计算丛书”等专业书籍,并在他的积极努力与推动下,《并行计算》被列为我国“面向21世纪课程教材”以及国家首批精品教材和精品课程。

“这是我摸索了10多年才形成的一门新课程,我每年要到各高校去讲这套教材,从贵阳开始,到成都、太原、大连、深圳、苏州等地去讲、去推广,希望这门课在一般的大学都能开。因为我认为一部优秀的教材能影响一代甚至几代人。”陈国良说。

在应用方面,陈国良鼓励学生参与各种科研项目。多年来,陈国良与淮河水利委员会紧密合作,成功研制了安徽省防灾减灾智能信息与决策支持系统,该系统在汛期对淮河中上游九大水库进行防洪调度,取得了显著的社会和经济效益。此外,陈国良还牵头和淮委共同承担了新一轮的高性能计算机“863”重大专项研究项目,利用“计算机网络”等网络技术,构建流域数字化基础信息平台,开发水资源污染控制综合应用系统。

“为了做这些项目,必须去现场,我会要求学生一定要到现场去,跟淮委的技术人员吃住在一起,不懂就可以问,学生的实践和应用能力可以得到很好的锻炼。”陈国良说。

“作为一名教师,传递给学生的不仅仅是课堂知识,还有实际应用的能力与思考问题的方法。”陈国良说。

《科学时报》 (2008-9-19 热烈祝贺中国科学技术大学建校50周年)

You do not have full access to this article.

Already a Subscriber? Sign in as an individual or via your institution

Journal Article Details

Publisher Name:    Global Science Press

Language:    Chinese

DOI:    https://doi.org/2008-CAM-17287

CAM-Net Digest, Vol. 5 (2008), Iss. 20 : p. 3

Published online:    2008-01

AMS Subject Headings:    Global Science Press

Copyright:    COPYRIGHT: © Global Science Press

Pages:    1

Keywords: