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06
CAM-Net Digest, Vol. 3 (2006), Iss. 11 : p. 7
Abstract
基础研究不应再区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鼓励自由探索,但不能将自由探索视同为自由选题;促进学科发展,应克服对"有所为有所不为"的片面理解;营造宽松环境,要走出"科学研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认识误区。
全国人大常委、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 警惕基础研究发展走入四大误区
“开展基础研究的目的,已逐步从单纯满足科学家深化对自然现象和规律认识的兴趣,转向更加注重服务于人类社会发展和国力竞争的需要。”在迎来国家自然科学基金成立20周年之际,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主任陈宜瑜在接受记者采访时指出,“因此,我们必须深刻认识现代基础研究发展的规律,避免基础研究发展走入几个误区。”
陈宜瑜主任指出,首先,基础研究不应再区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他说,从现代基础研究发展规律和我国基础研究工作的现状来看,“双力驱动”是现代基础研究的基本特征。基础研究所研究的科学问题包括科学自身发展和经济社会发展
“两个来源”,其发展受“双力驱动”,既有来自科学系统自身不断拓展和深化的内部需求动力,也有来自经济社会发展需要的动力。从科学基金资助实际情况看,经济社会发展需求对基础研究的推动力已经大大超过单纯的科学自身发展的吸引力,不可能也不应该再将基础研究区分为纯基础研究和应用基础研究。因此,在基础研究管理工作中,一定要准确全面地理解“双力驱动”的实质和内涵,防止将两种动力因素割裂开来,以更好地促进基础研究的发展。
其二,自由探索是实现自主创新的根本途径,我们鼓励自由探索,但应克服将自由探索视同自由选题的误区。前者是科学家发挥敏感性和探索精神的科学研究过程,后者是一种自下而上的选题方式。在国家经济社会发展战略需求已成为基础研究主要导向的今天,鼓励自由探索就是要毫无保留地尊重科学家的首创精神。无论是“自下而上”的选题,还是“自上而下”的命题,真正有所发现、有所创新,都必须保障和依靠科学家的自由探索。
其三,学科均衡协调发展是实现重点跨越的科学基础。但是促进学科发展,应克服对“有所为有所不为”方针的片面理解。在重大科研项目的遴选时一定要坚持“有所为有所不为”,但当代科技发展日新月异,学科间交叉融合、相互渗透的趋势日益明显,研究对象的复杂性不断增强。如果各学科不能均衡发展,个别弱势学科或落后学科就可能制约科技的整体发展,影响对复杂对象的深入研究,影响对科学规律整体认识的深化,这就类似“木桶效应”。因此,基础研究的学科发展布局更需要全面考虑。
其四,营造宽松环境是推动自主创新的重要保障。但要克服“科学研究只能成功不能失败”的认识误区。科学研究具有很强的探索性、不可预测性,先定的百分之百的成功,不符合科学发展的规律。当然,自由探索也意味着失败不可避免。科学探索的失败并不全是坏事,很多失败为我们赢得了宝贵的教训,为成功做了铺垫。正如英国著名化学家戴维所说,“我的那些最重要的发现是受到失败的启示而做出的。” 因此,宽容失败是催生创新成果的温床。如果我们一味强调成功、惧怕失败,就必然导致科学家思想保守、避难求易,心浮气躁之风还会蔓延开来。
You do not have full access to this article.
Already a Subscriber? Sign in as an individual or via your institution
Journal Article Details
Publisher Name: Global Science Press
Language: Chinese
DOI: https://doi.org/2006-CAM-17656
CAM-Net Digest, Vol. 3 (2006), Iss. 11 : p. 7
Published online: 2006-01
AMS Subject Headings: Global Science Press
Copyright: COPYRIGHT: © Global Science Press
Pages: 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