Year: 2005
CAM-Net Digest, Vol. 2 (2005), Iss. 17 : p. 2
Abstract
国际著名数理统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陈希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8月8日21时05分在北京肿瘤医院逝世,享年71岁。
定于2005年8月14日(星期日)上午9时整在八宝山殡仪馆大礼堂,举行陈希孺先生遗体告别仪式。
陈希孺院士生平
国际著名数理统计学家、中国科学院院士、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教授陈希孺先生因病医治无效,于2005年8月8日21点5分在北京肿瘤医院逝世,享年71岁。
陈希孺先生1934年2月11日出生于长沙市北湘江之滨的一个农民家庭(今属望城县),1946年秋考入长沙城内长郡中学,1951年转入湖南省立一中,1952年秋考入湖南大学数学系,一年后,因院系调整转到武汉大学数学系学习,1956年毕业分配到中国科学院数学研究所工作,1957年秋被选派去波兰留学一年,1959年被下放陕西洛川劳动十个月,1960年夏调至新成立不久的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任教,1980年晋升为教授,1981年获准为首批博士生导师,1986年调入中国科学院研究生院工作至今,并于1997年当选为中国科学院院士。陈先生还是ISI的当选member, 以及IMS的Fellow。
陈希孺先生自参加工作以来,始终忠于祖国、忠于人民,拥护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来的方针、政策;他勇于探索,求真务实,为人坦诚,学风严谨,作风正派,淡薄名利;他一生致力于我国的数理统计学的研究和教育事业,带领国内统计学界学者作出了许多具有国际影响的重要工作,为我国培养数理统计学人才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他呕心沥血,鞠躬尽瘁。
陈希孺先生在数理统计学基础理论方面作出许多重要的贡献。他是我国线性回归大样本理论的开拓者,自1970年代末至今,他带领学生们在这个领域辛勤耕耘,获得了一系列有重要意义的结果,在一定程度上改变了这个领域的面貌。他在参数统计领域以及非参数统计领域都作出了具有国际影响的工作。他解决了在一般同变损失下位置--刻度参数的序贯Minimax同变估计的存在和形式问题;给出了在种种抽样机制(固定、两阶段和序贯)之下,作为分布泛函的一般参数存在精确区间估计的条件,否定了国外学者关于此问题的某些猜测;特别关于U统计量逼近正态分布的非一致收敛速度的工作被美国出版的“EncyclopediaofStatisticalSciences”所引用,并被苏联学者撰写的专著“TheoryofU-Statistics”作为本领域重要的工作之一作了详细的论述;近年来他在自变量带误差的线性回归模型和广义线性模型的研究方面,获得了若干重要的成果。陈先生曾于1986年9月至1988年5月,应邀访问了美国Pittsburgh大学,与P.R.Krishnaiah教授和C.R.Rao教授进行了合作研究。
他还曾率领学术代表团访问日本,应邀多次访问美国、加拿大和港台的多所大学及研究院。陈先生已在国内外学术刊物上发表论文130多篇,出版专著、教科书以及科普读物十余本。他曾于1980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二等奖,1984年获中国科学院科技成果一等奖,1990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二等奖,1991年获国家自然科学奖三等奖,1998年获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奖一等奖。
陈希孺先生多年来一直参与概率统计界的学术领导工作,做了大量细致的工作。1980年他参与创建了中国概率统计学会,并被推选为第一届理事长。他曾任或正在担任中国现场统计学会理事长,中国统计学会副会长,全国统计方法应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委员,中国科协第四届委员,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学科规划评审组(统计学)成员、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所属“数学天元基金”领导小组成员等。他一直担任《中科院研究生院学报》主编,长期担任《应用概率统计》主编,正在担任《中国科学》、《科学通报》、《数学年刊》等8种学术刊物的编委,曾担任国际重要统计杂志《StatisticaSinica》的副主编。
陈希孺先生在致力于科研和著书的同时,在统计教育方面也倾注了大量的心血,在概率统计专业学科建设特别是博士点建设上,起到了关键的作用。新中国首批18位博士学位获得者中他的学生就有3位,在人民大会堂举行的学位授予仪式上受到总理的接见。他还先后在各地的统计讲习班上担任过主讲,特别是在文革刚刚结束、百废待兴的时候,这一举措对于带出一大批数理统计的教学和科研人才起到了关键作用。近些年来陈先生先后在中国科学院数学与系统科学研究院、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工业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华东师范大学、东北师范大学、中国石油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兰州大学、南开大学、河南师范大学、武汉大学、东南大学、四川大学、重庆大学、贵州民族学院、中南大学、香港大学、香港中文大学、香港浸会大学、香港科技大学、台湾中央研究院等大学和科研院所讲学或被聘为兼职教授。陈先生的有关讲学,引进和推广了若干重要领域的研究成果,带领、培养和吸引了一批人投入到研究工作中。他在学术上乐于助人,目前我国数理统计界的骨干队伍中,不少人在早期就与他有联系,或在进入研究工作的阶段得到过他的指导和帮助。在他的诸多著作中,各种教科书占了重要的位置,其中《数理统计引论》是国人撰写的统计著作中影响最大者之一。近年他写的院士科普读物《机会的数学》被作为该类科普读物编写的标准蓝本。陈先生生性豁达,在文革中他身处逆境但总能泰然处之。他淡薄名利,主张顺其自然,他喜欢的格言是“尽人事以俟天命”。他常以此告诫他的学生。他的学生和同事有什么不顺心的事,也愿意和他谈心。他和学生的关系,就是这种亦师亦友的关系。他能容人,也乐于助人。他主要爱好是读书,多而广,对许多事有自己独特的见解。他还爱好登山涉水,登临过国内若干名山之顶,虽已年近古稀,仍乐此不疲。
陈希孺先生的一生,为祖国的教育和科学事业呕心沥血,竭尽全力,献出了一片赤诚之心!先生的风范将永远激励年轻一代科研和教育工作者。他在中科院研究生院科研教育生涯中,兢兢业业,奋进不息,忘我工作,不为名利,为研究生院全体教师和员工树立了榜样。他的逝世是我国教育事业特别是统计学界的一个巨大损失。我们失去了一个好学者,好老师,好朋友。今天,我们沉痛悼念陈希孺先生,缅怀先生对祖国和人民的贡献,学习先生无私奉献的高尚品质,积极投身科研教育事业,为建设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强国、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陈希孺院士治丧委员会
2005年8月9日
You do not have full access to this article.
Already a Subscriber? Sign in as an individual or via your institution
Journal Article Details
Publisher Name: Global Science Press
Language: Chinese
DOI: https://doi.org/2005-CAM-18009
CAM-Net Digest, Vol. 2 (2005), Iss. 17 : p. 2
Published online: 2005-01
AMS Subject Headings: Global Science Press
Copyright: COPYRIGHT: © Global Science Press
Pages: 1